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实现“实干担当 促进发展”的目标,促进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6月13日,文体学院举办思政教师“点津”会,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车恩利为外语部教师开展思政教学指导。会议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召开,党总支书记王海霞参加会议。

本次讲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会前根据《大学英语》教材凝练了英语课文中所蕴含的10个方面思政元素,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教学案例进行交流分享。讲座围绕大学教育的意义、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消费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进行了交流讨论。杨丽华老师表示,教师要时刻在思想上绷紧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根弦,在保证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王姝阳老师认为,课程思政要紧紧围绕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丹老师结合教学经验,阐述了如何通过在课堂上开展消费观调查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
王海霞指出,外语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切实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外语教学和改革,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润物细无声”的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